艾裕-专注母婴调养泡浴
21天养生计划

24节气|白露将至,让秋季养生事半功倍!

时间:2023-09-06    

1.png

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今年9月8日将迎来白露节气。俗话说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,白露是转凉的象征。
白露是整个一年中,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。
虽然白天的温度虽然仍然接近或超过30℃,可是夜晚之后,气温直接下降,昼夜温差达十多摄氏度。
昼夜温差大、天气干燥,4种疾病问题也来得凶猛!

1. 呼吸道问题
有医生表示,换季时冷热不均,儿科门诊量会比平时明显增加,多是呼吸系统疾病,以感冒、发烧、哮喘等为主。
白露过后,伤风感冒、咳嗽、鼻炎……不知不觉,身边打喷嚏、流鼻涕的人多了起来。因为冷空气会刺激皮肤,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,无力抵御寒邪,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,如发烧、咳嗽、支气管炎等。
白露时节,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,特别是一些易过敏的,因为体质的过敏或者外界过敏原导致身体出现“类似感冒”的症状。

2.干燥问题
从白露后天气转凉,秋风降温的同时,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。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、鼻子干燥、皮肤紧绷、大便干燥等症状更加明显。这些都是典型的‘秋燥’表现……
在中医看来,经过了盛夏酷暑之后,人体会因长时间的暑气耗气伤津,阴阳失调,也就更容易耗人津液,患上“秋燥”。

3. 肠胃问题
俗话说“秋瓜坏肚”,夏季习惯了吃大量的瓜果,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。
在中医看来,夏季凉东西吃多了,容易损伤脾阳。天气凉了之后,继续如此,就更助湿邪,损伤脾阳,腹泻、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。

4. 心脑血管问题
昼夜温差大,随着气温波动,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,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、脑梗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。
因此有这些基础疾病的人,一定要注意早晚添加衣物。

秋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。然而,秋季也是一年中天气最干燥、最多变的季节之一,这让我们娇嫩的身体备受“折磨”,稍不留神就容易让人感冒发烧、口鼻咽喉发干、食欲不振、肠胃不适……

白露药浴调理

“节气药浴”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,结合小儿自身的体质特点,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,顺应自然规律,激发机体潜能,提高自小儿自身的抗病能力与适应能力。

白露节气药浴调理

体质药浴

在节气前后一周内连续泡三天/次

▼▼以下的“秋季养生食谱”,对照吃起来,让你的养生事半功倍。

吃三蔬

01白萝卜—化痰止咳

中医认为,白萝卜化痰,补而不腻。秋天好发感冒、支气管炎等,出现咳嗽、痰多等症状,用白萝卜煮水、白萝卜炖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02莲藕—降燥止渴

吃藕能起到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的作用。用莲藕榨汁,添加适量的蜂蜜饮用,或吃些莲藕炒百合,对减轻秋季多发的肺燥干咳效果很好。

03南瓜—润肺益气

秋天适当多吃南瓜,有润肺、化痰等功效。用南瓜糯米做成粥,具有温胃、润肺、益气、补虚的功效,尤其适合晚秋天凉时节食用。

食三果

01雪花梨—清肺热

雪花梨具有清心润肺的功效。用雪花梨加川贝、蜂蜜或冰糖等制成雪梨膏、梨糖浆等,对治疗支气管炎有一定的疗效。

02枇杷—润肺止咳

2.png

枇杷具有润肺下气、清热止渴的功效,是肺热咳嗽最佳的保健水果,不但能止咳,还能增加食欲,提高人体正气。

03柚子—理气化痰

中医认为,柚子具有理气化痰、润肺清肠等功效,是预防秋季痰多、咳嗽的佳品。

品三花

01菊花—清热养肝

菊花具有疏散风热,清热养肝的功效。一般选择杭白菊或贡菊泡茶饮用,或与枸杞子同泡为枸杞菊花茶,可疏肝养血、润燥,并具明目功效。

02玫瑰花—美容养颜

玫瑰花茶可以温养心肝血脉、舒缓心灵,能够抗抑郁和焦虑,提高免疫力,调节内分泌,有美容养颜抗衰老之效。

03茉莉—润燥美肤

茉莉能润燥美肤、舒缓神经,并能平缓咳嗽,非常适合秋季食用。可做成药膳,如茉莉花粥,或泡茉莉花茶饮用,以补气安神、理气和中,有助于睡眠和消化功能。

初秋养生粥推荐

01白露节气养生粥:黑芝麻粥

做法:黑芝麻淘净晒干,炒熟研细,每次取25克,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,加蜂蜜1匙,熬至粥稠食用。

黑芝麻具有润肠通便、益五脏、壮筋骨的作用。此粥能滋养五脏,润燥通便,适用于肝肾不足、虚风眩晕、风痹、瘫痪、大便煤结、病后虚赢、须发早白、妇女产后如少等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51654_1.jpg

02白露节气养生粥:胡萝卜粥

做法:胡萝卜150克,去皮,清洗干净,切成碎末,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。

中医认为,胡萝卜性味甘、平,具有下气利胸膈、补中安五脏的作用,此粥适用于便秘、肠胃不适、饱闷气胀、消化不良等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51654_2.jpg

03白露节气养生粥:苹果粥

做法:苹果500克,西米、白糖各100克,加水适量,共煮成粥。

苹果粥具有生津、润肺、除烦、解暑、健胃等作用,适用于气力不足、反胃、消化不良、肠炎痢疾、大便干结、高血压等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6151654_3.jpg

秋冬重在养阴,

记住这12个字

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主任医师陈萌表示,中医素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之说,秋冬养阴记住这12个字。

1、多静少动

中医讲“动则生阳,静则生阴”,秋冬时节应多静少动,注意避免过大的身体损耗,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,有助潜藏精气血津液。下午应减少或避免剧烈运动,可选择散步等舒缓的运动方式。

2、酸收甘补

秋冬时节适宜选择口味偏酸、偏甜的饮食,比较能够顺应“秋收冬藏”的自然规律。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,例如固表止汗、涩肠止泻、固精缩尿等,有利于顾护人体阴液,减少阴液流失。甘味滋补和中,能够扶助体内正气,增强抵御病邪的能力。

3、偏荤偏细

与春夏相比,秋冬时节的饮食可偏荤、偏细。适当多食热量较高的肉类。细粮所含热量高于粗粮,也更易被人体吸收,适合秋冬季食用。

一些重点人群应更加关注秋冬养阴。例如,体质偏弱,容易生病者;具有肤色较深、体型偏瘦、活跃好动等特点的体质偏阳者;以及40岁以后精力、体力逐渐下降,代谢能力减弱者,均应加强身体养护。